|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新聞資訊

論壇

溫哥華地產

大溫餐館點評

溫哥華汽車

溫哥華教育

黃頁/二手

旅游

關稅: 美國對轉運商品加征40%關稅,中國預計受最大影響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美國對轉運商品加征40%關稅,中國將是受影響最大的國家——也是最為不滿的國家。特朗普政府試圖限制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角色,此前中國通過繞道其他國家避開關稅。新措施未直接提及中國,但分析認為這勢必波及中美正在進行的貿易談判。https://t.co/OTEPe8Vz6f—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August 4, 2025


自從特朗普總統在第一個任期內開始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以來,中國公司競相在東南亞墨西哥等地設立倉庫和工廠,通過繞道其他國家將商品輸往美國市場避開美國的關稅。

但在上周四,特朗普將矛頭指向了所有間接進入美國的進口商品,他認為這些商品是導致美國1.2萬億美元貿易赤字的部分原因。總統將對所謂的轉運商品征收40%的關稅,新規將在一周後生效。一位向記者介紹情況的高級政府官員表示,相關工作正在進行中,未來可能會大幅擴大“間接運輸”的定義。


新規適用於來自任何國家的間接運輸貨物,而不僅僅是中國。但中國憑借其龐大的工廠基礎設施和磅礴的制造業雄心,已成為建立此類全球運輸網絡的主要國家。貿易專家隨即預測,中國將是受影響最大的國家——也是最為不滿的國家。

“這些貿易條款是明顯意在遏制中國的嘗試——中國會這樣看待它們,這勢必會波及與美國的貿易談判,”曾擔任美國貿易談判代表、現任新加坡智庫尤索夫伊薩東南亞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的史蒂芬·奧爾森表示。

特朗普在上周四簽署的行政命令創造了一個新的進口類別:通過其他國家轉運的商品,而非直接來自原產國。這類商品將被加征40%的關稅,它是在原本適用於這些商品(若其直接從原產國進口)的關稅基礎上額外征收的。

法律上對轉運商品的定義相當嚴格:指的是在中轉國並未發生“實質性轉變”的商品。像越南這樣的東南亞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否認其允許大量轉運行為,並且一直在加強檢查以防止這種情況發生。

他們堅稱,進口激增的中國零部件已在本國被組裝成了全新且不同的產品,因此合理地應被標注為本國產品,而不應標注為“中國制造”。

這名政府高級官員表示,除了對轉運商品征收新的40%關稅外,特朗普政府還計劃在“幾周內”針對間接運輸實施所謂的“原產地規則”。

原產地規則旨在確保進口商能夠確認商品確實是在賣方所宣稱的國家生產的。


為了發揮效力,原產地規則必須制定得非常嚴格,就像適用美國自由貿易協定的商品所需滿足的條件一樣。例如,取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墨加協定》規定,汽車必須包含高達75%的北美地區產零部件,才能在跨境時享受免關稅待遇。

布拉德·塞特瑟曾在奧巴馬拜登政府任職,現任外交關系委員會高級研究員,他表示,制定原產地規則可能帶來重大影響。“特朗普大規模關稅措施中最重要的長期變化可能就是制定能夠界定中國產品的原產地規則,”他說。

但其他專家對此持保留態度,他們認為特朗普政府未必會制定嚴格的規則,尤其是在特朗普總統與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可能於今秋舉行峰會的商討正在進行之際。中國政府要求取消對其出口商品的關稅,同時進一步收緊了采購美國商品的諸多限制。


“規則中沒有涉及特定國家的內容,這很有幫助,因為這意味著他們目前並沒有惹惱中國的風險,”新加坡韓禮士基金會貿易政策主管黛博拉·埃爾姆斯說道。

特朗普為直接解決轉運問題達成的首個國別貿易協定是7月2日與越南達成的協議。該協議包含對從中國轉運的商品征收40%關稅的條款。這一條款已成為限制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角色的全面新策略的藍圖。

但一個月後,越南尚未公開確認轉運條款。除印尼外,轉運關稅也沒有出現在美國隨後與東南亞其他國家達成的協議公告中。

最近幾周,特朗普對中國的強硬語氣有所緩和。他撤回了此前在向中國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問題上的強硬立場。不久之後,他還告訴菲律賓總統,他並不介意菲律賓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因為美國同樣與中國有著良好的關系。

對於那些自特朗普首次宣布對等關稅以來,紛紛爭相安撫他的東南亞國家來說,這種反復無常不僅帶來了不確定感,也讓他們對與美國簽訂的新協議產生了一定程度的懷疑。

與此同時,許多東南亞國家也在研究如何打擊那些僅通過本國轉運出口,卻未進行任何加工的中國企業的方法。該地區各國政府簡化了海關流程,並承諾打擊假冒偽劣和非法貿易。他們還認真考慮減少中國零部件在其組裝和出口產品中的比例。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8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0 秒